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服务平台

专家介绍

专家详情资料

返回

许洪建

质量工作首席专家

单位: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职务:副总经理、总工

职称:正高

地区:山东省青岛市

专家证书编号:ZLZJ20222415

行业:市政公用

专业:市政公用工程土建

性别:男

一、工作简历 2001.07-2004.09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桥梁工程公司测量员、技术员2004.09-2005.09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经营处科员 2005.09-2006.12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桥梁工程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 2006.12-2008.05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 2008.05-2010.07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直属项目部经理助理、青岛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项目部副经理兼总工、项目经理 2010.07-2012.01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道路工程公司总工、副经理、项目经理 2012.01-2013.05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道路工程公司总工;(其中:2013.03-2020.09 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学习,攻读工程硕士毕业) 2013.05-2013.09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厄瓜多尔分公司支部书记 2013.09-2015.02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道路工程公司副经理(2014.02开始主持道路工程公司工作) 2015.02-2016.08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道路工程公司经理 2016.08-2016.12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道路工程公司经理 2016.12-2018.04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道路工程公司经理 2018.04.08-2021.09.15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其中:2020.12.17-2021.04.29青岛市市委组织部第五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挂职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公司) 2021.09.15-2022.01.29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青岛市政集团职工监事 2022.01.29-至今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其中:2022.06.24起兼任青岛峰德置业公司董事) 二、主要技术成就、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本人所在公司主要从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的市直大型国企,为青岛市政空间集团全资二级子公司,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资产总额44.78亿元,年施工规模30亿元,拥有员工500余人。从业25年以来见证并参与了青岛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道路桥梁综合体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业技术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经验。本人分管公司施工生产、技术质量和科技创新等工作,带领团队做出主要业绩如下。 一、高标准建设重点工程,展现青岛市政铁军品牌。 1、主持完善公司内控管理体系,梳理更新公司管理制度、内控流程等20余项,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持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防范管理风险,规范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公司获评中国建筑业协会AAA级信用认证和中国质量协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认证。 2、打造民生工程,助力青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带领项目管理团队在一线精心组织施工,优化设计方案,科技引领,争创安全优质高效的精品工程,健全青岛市主城区“七横九纵”高快速路网体系,提高路网整体通行效率,支撑沿线社会经济生活加速发展,为青岛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承建了跨海大桥连接线工程、青岛新机场工作区货运区工程、张村河水质净化厂、青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唐河路-安顺路打通工程(遵义路-仙山路段)市政工程、青岛市停车泊位及海尔路银川路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车大道拓宽改建及景观绿化工程总承包(EPC+F)、中国•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康复大学、东岸产业园基础设施设综合改造工程等一系列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积极参与巴基斯坦M4工程、厄瓜多尔防洪工程、菲律宾巴伦苏埃拉污水管网工程等多项国际承包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圆满完成项目建设。 3、承建的重点项目优秀做法多次获得国务院、山东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等单位领导的观摩调研活动,并在多家官方媒体宣传报导,对促进青岛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引领作用。代表工程获得4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0项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8项山东省建筑工程泰山杯奖,5项山东省市政金杯奖等30余项国家、省市级奖项,获奖数量在全国市政行业前列,充分展示青岛市政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二、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1、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公司整体技术研发水平。深入研究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建造和智慧工地建设等技术产品,编制公司省级工法汇编、科技创新成果目录索引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名录等技术成果文件,主持编写省、市和集团等相关行业标准、导则等20余项;个人获得6项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司拥有有效国家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2项,山东省级以上工法49项。 2、牵头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省交通科研院等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现有汪旭光院士工作站、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岛市爆破智能化专家工作站、青岛市市政桥梁绿色建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拥有正高级工程师10人,高级工程师108人,山东省劳模、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青岛市劳模和青岛市工匠等领军专家技术人才。近年来公司年研发投入在2%以上,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建设、工程创优创奖等方面积极探索,研究成果《大规模危患楼群应急爆破拆除技术与工程实践》等获得国际先进水平,个人和团队获得华夏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30余项国家、省部级以上奖项。 3、主持的“青岛装配式钢结构产研示范基地项目”被青岛市国资委选入“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获批专项资金1000万元,《城市更新中立交桥绿色建造以及与地下空间停车一体化共建研究及应用》荣获青岛市国资委组织评选的优秀协同创新案例,个人获得青岛市国资系统优秀创新标兵,青岛市停车泊位及海尔路银川路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创新成果丰硕获得第五届全国地下空间创新大赛地下空间优秀案例,彰显了青岛市政的创新能力和技术领先地位。 三、发挥大师引领作用,促进专业技术发展。 1、作为青岛市政行业首位山东省建筑大师,积极参加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开展“百名大师进基层” 活动,走进院校、指导企业、服务项目、深入基层,带动全省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公司实施导师带徒制度,为年轻技术骨干员工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提升公司整体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近年来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等职称评审通过率屡创新高,公司涌现了全国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山东省劳模、山东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省市技能比武大赛一等奖、省杰出工程师团队、青岛市工匠等一批优秀技术人员和团队。 2、作为十三、十四届青岛市政协市南区委员,积极在市政建设领域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关于加快推进老旧城区有机更新提案”被评为2023年度优秀提案,得到了市南区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被评选为青岛市住建设局、科技局、人社局工程技术专家、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评审专家、质量专家和工程建设行业信用专家、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资深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委员等专家库;参与多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方案和科技创新成果等评审,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为建筑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个人智慧。 3、专业领域获得国家、省、市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广泛认可。在行业技术期刊等发表论文14篇,获得青岛市工人先锋、青岛市国资系统优秀创新标兵、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山东省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重点工程“聚焦新质生产力 服务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优劳动竞赛优胜个人、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山东服务保障工作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个人、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等多项荣誉。 四、提升企业经济规模,践行社会责任。 1、分管公司施工生产以来,企业生产规模、重点项目建设履约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长足提升,在2018年~2024年间累计完成施工产值141.29亿元,完成工程200余项,足额缴纳税金1.67亿元,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积极参与PPP、EPC+F和专项债等投融资项目建设,公司累计投资落地项目超20亿元,带动区域和上下游产业经济发展,拉动建筑材料、机电设备、交通运输等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每年为上下游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数万人次。 3、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常年担负城市抢险救灾、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城市防汛清雪等任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慈善事业;先后参与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青岛黄岛 11.22 燃油管道爆燃事故救援及恢复工作、新冠疫情防治救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