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咨询服务平台

专家介绍

专家详情资料

返回

鄢光军

质量专家

单位: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职务:上海分公司总工

职称:正高级工程师

地区:上海市金山区

专家证书编号:ZLZJ20253204

行业:建筑工程

专业:建筑工程

性别:男

1、2011年1月-2012年11月任上海分公司总工程师,分管技创新、技术质量、体系运行等工作,同时担任安徽马钢四钢轧热轧酸洗板项目任项目执行经理,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后又任硅钢二期项目后期项目经理。期间2012年1月获评高级工程师,马钢酸洗板工程获公司2012年度先进项目部。 2、2012年12月两项目结束回分公司到2020年1月任分公司总程师,主要分管科技创新、技术质量、体系运行、信息化,期间兼管市场经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期间不断完善分公司分管系统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持续加大系统能力培训,分管系统技术管理、科技创新、创奖创优指标逐年向好。随着装配式及BIM技术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分公司技术中心成立,快速推动分公司BIM技术及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提升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不断的带头示范,陆续挖掘申请多项专利,其中已授权实用新型19项;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总结酸洗板项目的管桩孔口防护技术申报的一种静力压管桩孔防护装置获发明专利(ZL2015100490359鄢光军),便于安拆的电梯门洞防护栏(ZL2017106921314鄢光军)、地漏周边砼或砂浆找坡抹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授权通知书(ZL201811036931.1戴泽光、鄢光军)。同时带动分公司部门及项目部进行论文写作、工法开发、课题研究、QC课题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都实现了零的突破,并完成集团指标。其中:第二作者合著《烧结机头部上部系统“模块化异位组装整体推移”安装技术》获中冶建工集团优秀论文三等奖(2014年度);第二作者合著《W1H分析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获中冶建工集团优秀论文三等奖(2017年度);另在此前烧结工程实践与“烧结机烟道吊运组对施工工艺”发明专利ZL200910103130.7基础上,主持总结之前的施工工艺形成了“烧结机烟道大节段定点起吊牵移组对施工工法”通过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审定为2014年度冶金行业部级工法,批文编号:冶建协(2014)130号,工法编号:YG038-2014。此间个人于2013年1月获公司2011-2012年度公司劳动模范。 3、2020年2月-2022年03月受公司安排接替任濮阳县重点民生安置和公司重点濮阳联合项目项目经理,清退不合格无理取闹的两家分包,积极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组织抢赶工期,同时发挥总工程师技术质量优势,带动项目部员工编写论文、开展QC活动、申报专利,推进工程创优创奖。带项目技术人员提升合著《CL建筑结构体系优缺点及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于外刊《工程技术》上发表,还带头申报1项便于钢管转动的支撑结构(ZL201910944188.8盛世鑫、鄢光军)发明专利获授权,4项实用新型获授权,指导编写的一篇论文获集团二等奖,2020年濮阳联合项目2个单体、2021年6个单体获得濮阳市优质结构奖,并陆续实现五个地块主楼交付安置村民的重大目标,确保了社会稳定。 4、2022年3月至今,回分公司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公司技术、质量、环保、创新、体系、信息化管理,在自己的带头引领与指导帮扶下,分公司连续两年全面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技术质量与创新指标,达到分公司历年最好成绩。个人再添2项发明专利授权,一是独立申请并获授权“板后浇带模板支护方法”发明专利ZL202110400907.7;二是第二发明人“一种钢管灌注支架”发明专利L201910944187.3。另为提升筒井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在“一种新型建筑筒井施工操作平台”ZL.2016 2 1212673.4实用新型专利基础上,参与指导实践应用形成的“基于自撑安全操作钢平台的筒井结构施工工法”经集团公司审定为2022年度企业级工法,中冶建工集发[2022]408号,工法编号:ZYJGGF-28-2022,并申报了2023年度重庆市级工法。为解决水下混凝土灌注桩超灌问题,在开封保税二期项目中提出“基于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浇筑高度智能监测”主要思路,主持指导项目部开展相关工艺的研究、试验,申请3项发明专利获受理,申请1项“用于桩基定位放线的辅助装置”获实用新型授权ZL202321319036.7,并总结形成“智能监测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浇筑施工中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技术论文,获得集团202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在《中冶建工科技与管理》内刊发表,同时凝炼出“基于智能监测的水下混凝土灌注桩高效环保施工工法”,经集团公司审定为2023年度企业级工法,中冶建工集发[2023]328号,工法编号:ZYJGGF-18-2023,拟申报2024年度重庆市级工法。另有23项实用新型专利